且慰饥渴怀,况谙村野趣
出处:《暮宿田家作》
元末明初 · 蓝仁
木落天正寒,山空日将暮。
荒村倦鸟归,乱水行人渡。
穷年滞草莽,短褐被霜露。
晚宿依田家,主人情亦故。
汲井泉满涧,烧竹烟在户。
钟残溪上村,月照阶前树。
浊酒初泼醅,嘉蔬亦时具。
且慰饥渴怀,况谙村野趣。
老翁八十馀,有子役征戍。
粳稻岁暮收,官司日加赋。
我愿息兵戈,海宇重农务。
愧乏经济材,徒然守章句。
荒村倦鸟归,乱水行人渡。
穷年滞草莽,短褐被霜露。
晚宿依田家,主人情亦故。
汲井泉满涧,烧竹烟在户。
钟残溪上村,月照阶前树。
浊酒初泼醅,嘉蔬亦时具。
且慰饥渴怀,况谙村野趣。
老翁八十馀,有子役征戍。
粳稻岁暮收,官司日加赋。
我愿息兵戈,海宇重农务。
愧乏经济材,徒然守章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暮色中投宿田家的所见所感。首联“木落天正寒,山空日将暮”以深秋景象渲染出环境的清冷和时间的推移。接着,“荒村倦鸟归,乱水行人渡”写出了村庄的荒凉和行人的疲惫,流露出旅途的艰辛。
诗人感叹自己“穷年滞草莽,短褐被霜露”,表达了长期困顿的生活状态。在田家投宿,主人“情亦故”,给予温暖的接待。生活的细节如“汲井泉满涧,烧竹烟在户”展现出田家生活的简朴与和谐。
夜晚,诗人听到“钟残溪上村,月照阶前树”的宁静,享受着浊酒与佳肴带来的片刻慰藉。然而,他内心忧虑国家的困境,“老翁八十馀,有子役征戍”,反映出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粳稻岁暮收,官司日加赋”的沉重负担。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农事的向往,“我愿息兵戈,海宇重农务”,并自谦缺乏治国经世的能力,只能“徒然守章句”。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旅途经历,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