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将让许,武陵聊避秦
出处:《西岩歌》
明 · 陆深
君不见昆山产玉高嶙峋,当年一片称绝伦。
迩来几千载,元气酝藉含至淳。
乃有参天卓地壁立之西岩,窅窱洞府栖仙真。
春色桃花误流水,秋清桂树当月轮。
紫芝瑶草满下界,祥虹瑞霭往往早暮相鲜新。
箕山将让许,武陵聊避秦。
远观田变海,昔传岳降神。
自如先生古柱史,甲第华堂住其趾。
少年风彩真玉人,陆家兄弟安足齿。
满门忠孝世所希,江南数作鸣珂里。
状元宰相应黑头,季弟今为天下士。
大儿文学早作畿辅师,直言忠谏丹青里。
小儿颖异似杨修,已署门生拜天子。
有孙行年十六七,一举乡书众中起。
珊瑚与珠树,过眼纷可喜。
先生况是真仙才,酒尊常对昆山开。
消除日月归棋局,舒卷丝纶有钓台。
屦杖登山疾于驾,有时临海望蓬莱。
玉耶人耶两难辨,但见秋容秀色远与鸾鹤相徘徊。
五千道德閒常诵,三度蟠桃手自栽。
只今七十逢初度,刚是浮生第一回。
山中好风日,天末负趋陪。
短篇遥当长年颂,愿借澄湖作寿杯。
参天卓地之西岩,永与朱颜黑发相追随。
迩来几千载,元气酝藉含至淳。
乃有参天卓地壁立之西岩,窅窱洞府栖仙真。
春色桃花误流水,秋清桂树当月轮。
紫芝瑶草满下界,祥虹瑞霭往往早暮相鲜新。
箕山将让许,武陵聊避秦。
远观田变海,昔传岳降神。
自如先生古柱史,甲第华堂住其趾。
少年风彩真玉人,陆家兄弟安足齿。
满门忠孝世所希,江南数作鸣珂里。
状元宰相应黑头,季弟今为天下士。
大儿文学早作畿辅师,直言忠谏丹青里。
小儿颖异似杨修,已署门生拜天子。
有孙行年十六七,一举乡书众中起。
珊瑚与珠树,过眼纷可喜。
先生况是真仙才,酒尊常对昆山开。
消除日月归棋局,舒卷丝纶有钓台。
屦杖登山疾于驾,有时临海望蓬莱。
玉耶人耶两难辨,但见秋容秀色远与鸾鹤相徘徊。
五千道德閒常诵,三度蟠桃手自栽。
只今七十逢初度,刚是浮生第一回。
山中好风日,天末负趋陪。
短篇遥当长年颂,愿借澄湖作寿杯。
参天卓地之西岩,永与朱颜黑发相追随。
鉴赏
这首《西岩歌》由金代诗人刘汲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西岩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
开篇“西岩逸人以天为衢兮地为席茵”,将隐士置于天地之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青山为家兮流水为之朋”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山川成为居所,流水成为伴侣,生活简单而纯粹。
接着,“饥食芝兮渴饮泉”,隐士的生活来源直接取自自然,芝草和泉水,既健康又符合自然之道。“又何必有肉如林兮有酒如渑”,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淡漠,认为丰富的食物和酒并非生活的必需,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世间清境端为吾辈设”,指出这种清静的生活环境正是为像他这样的隐士准备的,强调了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宁静的价值观。“吾徒岂为礼法绳”,则表明了对传统礼法束缚的反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少文援琴众山响,太白举杯明月清波澄”,通过音乐和美酒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艺术性和诗意,琴声回荡在群山之中,月光洒在清澈的水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人间行路是,处处多炎蒸。如何水前山后,六月赤脚踏层冰”,对比了外界的炎热与隐士生活的清凉,突出了对现实世界与理想生活的差异认识,以及对后者更深层次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西岩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金代文人对于自然、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