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正拟参方去,却喜金山有主人
出处:《喜毛中庵明府归自丹徒》
明 · 成鹫
草鞋正拟参方去,却喜金山有主人。
北道未通怀里刺,东篱重理瓮头巾。
朱弦静谱当时曲,白社言寻昨日春。
分卫偶来劳见讯,长官争似衲僧贫。
北道未通怀里刺,东篱重理瓮头巾。
朱弦静谱当时曲,白社言寻昨日春。
分卫偶来劳见讯,长官争似衲僧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的作品,题为《喜毛中庵明府归自丹徒(其二)》。成鹫以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细腻著称,此诗亦不例外。
首联“草鞋正拟参方去,却喜金山有主人”,开篇即以“草鞋”这一朴素之物,暗示了诗人准备出访或修行的意向,而“却喜金山有主人”则在转折中透露出意外的喜悦,仿佛原本计划的出行,因遇见了期待已久的朋友而变得更为欢愉。
颔联“北道未通怀里刺,东篱重理瓮头巾”,通过“北道未通怀里刺”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焦虑或期待,而“东篱重理瓮头巾”则以田园生活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回归与平静。这两句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期待的氛围。
颈联“朱弦静谱当时曲,白社言寻昨日春”,“朱弦静谱”暗示了音乐的和谐与内心的平和,“白社言寻”则引申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这两句诗通过音乐与回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尾联“分卫偶来劳见讯,长官争似衲僧贫”,“分卫偶来”表明了朋友来访的意外与惊喜,“劳见讯”则体现了对朋友的关心与尊重。“长官争似衲僧贫”一句,以“长官”与“衲僧”(和尚)的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