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寄声黄太守,交游浑不附书来
出处:《送邵通判之苏州》
明 · 曹义
奏功秋晓上蓬莱,得最多誇治剧材。
宫漏断时辞玉阙,骅骝嘶处出金台。
麾旌远向吴门去,民庶欢迎召父回。
到□寄声黄太守,交游浑不附书来。
宫漏断时辞玉阙,骅骝嘶处出金台。
麾旌远向吴门去,民庶欢迎召父回。
到□寄声黄太守,交游浑不附书来。
鉴赏
这首明代曹义所作的《送邵通判之苏州》诗,描绘了邵通判即将赴任苏州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与对地方治理的期待。
首句“奏功秋晓上蓬莱”,以“蓬莱”象征仙境或理想之地,形象地表达了邵通判在秋日清晨踏上前往苏州的旅程,仿佛是向着理想与成功迈进。接下来,“得最多誇治剧材”则暗示邵通判不仅才华横溢,还拥有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为下文描绘其赴任后的作为埋下伏笔。
“宫漏断时辞玉阙,骅骝嘶处出金台”两句,运用了宫廷和马匹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邵通判离开朝廷(玉阙)时的庄重与不舍,以及他即将出发时的雄壮与决心。其中,“宫漏断”意味着时间已至,邵通判不得不离开;“骅骝嘶”则描绘了马匹的嘶鸣,预示着旅程的开始。
“麾旌远向吴门去,民庶欢迎召父回”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邵通判赴任苏州的场景。麾旌代表了邵通判的身份与权威,他远行至苏州,象征着将为当地带来新的治理与变革。同时,民庶的欢迎与对邵通判的期待,体现了民众对好官的渴望与尊重。
最后,“到□寄声黄太守,交游浑不附书来”两句,表达了对邵通判的祝福与期待。邵通判到达苏州后,希望能与当地的黄太守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朋友能继续关注和支持他的工作。这两句既是对邵通判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在苏州为官期间能够取得佳绩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邵通判赴任苏州的壮志与期待,以及对地方治理的重视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充满正能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