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全文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出处:《入黄溪闻猿
唐 · 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拼音版原文

qiānāiyuánchùmíng
chénlèijìnzuòduànchángshēng

注释

溪路千里曲,哀猿(yuán)何处鸣。
孤臣:孤立无援、忧心国事的臣下。
虚作:空作,徒作。
断肠声:指哀猿悲鸣。

翻译

黄溪的小路弯弯曲曲千里绵延,不知从哪儿传来了猿猴的哀鸣?
孤独无助的臣下早己衫湿泪尽,枉然徒劳发出凄哀断肠的悲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溪谷的幽静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哀伤的情感。"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两句通过溪流蜿蜒曲折的描述,以及哀猿在深山中的啼鸣声,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氛围。哀猿之鸣常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伤,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某种东西的渴望和寻觅。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作为一位被边缘化的官员(孤臣),诗人已经无泪可泣,只能通过文字来寄托哀伤之情。这里的“断肠声”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切和无奈。

柳宗元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哀伤与大自然的宁静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既有声有色又充满情感的山水画卷。这正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心境,也展示了唐代诗歌中深邃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