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全文

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

出处:《次韵彦高占雪
宋末金初 · 刘著
天秋鼓南风,云海飘暮雪。
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
土圭测中气,尝闻先儒说。
穷发多异宜,泥古诚亦拙。
吴侯擅六艺,名宦端不屑。
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
千岁可坐致,不待数旬月。
重阴畏坎陷,五阳欣夬决。
君子方履霜,渠肯蹈覆辙。
鸡猪与鱼蒜,幸可充朝啜。

拼音版原文

tiānqiūnánfēngxuěhǎipiāoxuě

sānchūnyóuhánjiǔxià

guīzhōngchángwénxiānshuō

qióngduōchéngzhuō

hóushànliùmínghuànduānxiè

wǎnsuìdēngtàishānzǎotànxué

qiānsuìzuòzhìdàishùxúnyuè

zhòngyīnwèikǎnxiànyángxīnguàijué

jūnfāngshuāngkěndǎozhé

zhūsuànxìngchōngcháochuò

注释

鼓:吹动。
冱:寒冷凝结。
土圭:古代测量日影长度的工具。
尝:曾经。
穷发:极远的荒原。
擅:擅长,掌握。
蚤:同早。
致:达到。
重阴:浓重的阴云。
坎陷:坑洼,比喻困难或危险。
君子:有道德的人。
履:踩,经历。

翻译

秋天的南风吹过,天空中飘落着傍晚的雪花。
即使是春天,依然寒冷;夏天炎热无比。
古人用土圭测量中气(节气),我曾听说这是先贤们的智慧。
偏远之地气候多变,拘泥于古法确实不明智。
吴侯精通六艺,对于名声和官位并不屑一顾。
他晚年登上泰山,早就探寻过大禹的遗迹。
长寿并非遥不可及,不必等待数月甚至数年。
厚重的阴云让人担忧坑洼,五个太阳的出现令人欢喜决断。
君子在霜降时节谨慎,怎会重蹈覆辙。
日常生活中的鸡、猪、鱼、蒜,足以满足早晨的饮食需求。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饱学之士在大自然中进行深刻感悟的产物。开篇"天秋鼓南风,云海飘暮雪"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让人仿佛能听见秋风呼啸,感觉到南来暖流与北地寒冷交织的气息。

接着"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则是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四季更迭带来的温度与情感的复杂性。这里的“犹”字和“那”字显露出诗人的感伤之情。

"土圭测中气,尝闻先儒说"一句,透露了诗人对古代哲学及宇宙观的尊崇与理解,土圭即是古代用以测定四方八正的仪器,这里象征着寻求天地之间和谐之道。

至于"穷发多异宜,泥古诚亦拙"则表明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繁复礼制的批判与反思。

"吴侯擅六艺,名宦端不屑"一句,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上才能兼备、德才双馨之士的赞美,而“不屑”二字则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功名的高洁情操。

"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历史的深入探究,以及对永恒与伟大事物的向往之心。泰山象征着崇高与神圣,而“蚤已”则是对微小生命力度超越时空限制的赞叹。

"千岁可坐致,不待数旬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永恒价值的追求。这里的“不待”二字,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紧接着"重阴畏坎陷,五阳欣夬决"则是对自然界阴阳变化之理的感悟与赞美,其中“畏”字流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最后"君子方履霜,渠肯蹈覆辙。鸡猪与鱼蒜,幸可充朝啜"则是对品格高尚者的赞颂,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的知足常乐态度的肯定。这一段落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每一句话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对自然界、历史文化、个人修养等多个层面的思考,这位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