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来缘涧曲,倦后坐溪浔
出处:《游吴山和韵》
明 · 徐庸
约客游灵壤,轻云弄薄阴。
薰风自南起,红日未西沉。
会合宁无意,盘桓夙有心。
舍舟登古岸,乘轿入高岑。
观览消尘梦,赓歌畏鸟吟。
世途忘坎坷,精舍觅幽深。
绿见琅玕树,香闻薝卜林。
兴来缘涧曲,倦后坐溪浔。
次第思归路,酕醄欲散襟。
帽沾松下粉,衣挽棘梢针。
蓬岛何须问,桃源抵用寻。
良辰今不负,鬓雪任教侵。
薰风自南起,红日未西沉。
会合宁无意,盘桓夙有心。
舍舟登古岸,乘轿入高岑。
观览消尘梦,赓歌畏鸟吟。
世途忘坎坷,精舍觅幽深。
绿见琅玕树,香闻薝卜林。
兴来缘涧曲,倦后坐溪浔。
次第思归路,酕醄欲散襟。
帽沾松下粉,衣挽棘梢针。
蓬岛何须问,桃源抵用寻。
良辰今不负,鬓雪任教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约游览灵壤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薰风自南起,红日未西沉”描绘了初夏时节温暖和煦的微风与尚未落下的夕阳,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会合宁无意,盘桓夙有心”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默契,即使只是偶然的相遇,也仿佛是久违的重逢。“绿见琅玕树,香闻薝卜林”通过琅玕树与薝卜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帽沾松下粉,衣挽棘梢针”则是对旅途中的小细节的捕捉,既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感悟。整首诗以游历为线索,贯穿了对自然、友情、内心的探索与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