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全文

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

出处:《后感怀
明 · 徐熥
家难相寻最可怜,麻衣如雪泪如泉。
慈雏返哺嗟无日,熊胆和丸忆昔年。
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
杯棬尚在人何处,不待持来已惨然。

鉴赏

这首诗《后感怀(其一)》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之痛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联“家难相寻最可怜,麻衣如雪泪如泉”,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渲染了主题。诗人感叹于家庭的离散之苦,形容自己如同穿着白麻衣,泪水如泉水般涌出,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悲痛与哀伤。

颔联“慈雏返哺嗟无日,熊胆和丸忆昔年”,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感慨于无法再见到幼小子女的孝顺之举,以及回忆起往昔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慈雏返哺”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颈联“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萱草易凋、蓼莪诗篇难以继续书写,象征着家庭的破碎与个人情感的消逝,表达了对家庭温暖与和谐的无限怀念与哀思。

尾联“杯棬尚在人何处,不待持来已惨然”,以物是人非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痛苦。即使手中还留有过去的物品,但人已不在,这种无奈与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之痛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家庭温暖与和谐的无限向往。语言深情而哀婉,情感真挚动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亲情、家庭的深厚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