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
出处:《送次道通判西京》
宋 · 司马光
相府新承檄,兰台旧校文。
题舆荣得士,把袂惜离群。
首夏郊原秀,晴阳草树曛。
觚棱日边远,关塞雾中分。
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
金羁游烂熳,珠履醉缤纷。
人服声光重,官无薄领勤。
归期肯留滞,汉主待渊云。
题舆荣得士,把袂惜离群。
首夏郊原秀,晴阳草树曛。
觚棱日边远,关塞雾中分。
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
金羁游烂熳,珠履醉缤纷。
人服声光重,官无薄领勤。
归期肯留滞,汉主待渊云。
注释
相府:宰相府邸。檄:命令。
兰台:古代官署名。
校文:校对文书。
题舆:题写车舆。
士:贤士。
把袂:拉着手。
离群:离别朋友。
首夏:初夏。
郊原:郊野田园。
曛:夕阳照射的样子。
觚棱:宫殿屋檐。
关塞:关隘。
翠岭:青翠山岭。
飞泉:泉水。
金羁:华丽的马饰。
烂熳:热闹。
珠履:珠制鞋子。
缤纷:繁多。
声光:声望和才华。
薄领:微薄的功劳。
留滞:拖延。
渊云:深沉的云彩,比喻君主的期待。
翻译
宰相府邸新接到命令,兰台官员继续校对文书。能为贤士题写车舆,我感到荣耀,但又惋惜即将离别朋友。
初夏时节,郊野田园景色秀丽,阳光照耀下草木显得更加葱郁。
宫殿的屋檐在远处若隐若现,关隘在迷蒙的雾气中分隔开来。
青翠山岭从树林顶端探出,泉水声在竹林之外清晰可闻。
华丽的马饰和繁复的珠宝鞋,饮酒作乐的场景热闹非凡。
人们敬重声望和才华,官员们勤奋不懈地工作。
归乡的日子,我不愿拖延,因为汉主还在期待着我的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离别的场景,诗人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相府新承檄,兰台旧校文。" 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官职及地位,以及其曾经学习的地方,设置了一种高贵而又学术的氛围。
"题舆荣得士,把袂惜离群。"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的尊敬和不舍之情,"把袂"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告别时的温馨场景。
"首夏郊原秀,晴阳草树曛。" 描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夏日风光,诗人似乎在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即将离开的美好时光的珍惜。
"觚棱日边远,关塞雾中分。"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空间距离和心理上的隔阂,诗人似乎在通过景物来暗示自己与友人的离别之痛。
"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 这里再次运用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金羁游烂熳,珠履醉缤纷。" 两句以华丽的辞藻描写了官员的豪华装扮和其生活的奢侈与繁华,"醉缤纷"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物累的情怀。
"人服声光重,官无薄领勤。" 这里则写出了人们对这位官员的尊崇,以及其在官场上的勤勉和不懈怠。
"归期肯留滞,汉主待渊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等待与渴望,这里的"汉主"指的是皇帝,对其有所期待或许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官员离别的情景,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自然和仕途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