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晴云离塞雁,一天明月绕枝乌
出处:《戏简友人二首 其二》
宋 · 俞德邻
茅斋蓬鬓静编蒲,谁使担簦问客途。
万里晴云离塞雁,一天明月绕枝乌。
羁愁浩渺夜将半,诗思凄凉岁欲徂。
却羡故人沉醉处,红楼红粉拥红炉。
万里晴云离塞雁,一天明月绕枝乌。
羁愁浩渺夜将半,诗思凄凉岁欲徂。
却羡故人沉醉处,红楼红粉拥红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独自在茅草屋中,梳理着蓬乱的头发,静静地翻阅书籍,似乎在等待远方的朋友来访。诗中的“谁使担簦问客途”一句,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
接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万里晴云离塞雁,一天明月绕枝乌”,辽阔的天空中,大雁南飞,明月高悬,乌鸦围绕着树枝,这些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映射出诗人的思绪和心境。万里晴空与塞外的大雁,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遥远的梦想;而明月与乌鸦,则可能寓指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羁愁浩渺夜将半,诗思凄凉岁欲徂”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夜晚的漫长和季节的更迭,都让诗人的思绪变得凄凉而深沉。这里的“羁愁”不仅是指旅途的疲惫和孤独,也可能包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最后,“却羡故人沉醉处,红楼红粉拥红炉”一句,以羡慕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欢聚一堂、畅饮畅谈场景的向往。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温暖、欢乐生活的向往,与前文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美好瞬间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