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坐题山水清,一空霁色无阴晴
出处:《居然庵》
宋 · 程元凤
山人坐题山水清,一空霁色无阴晴。
虚堂夜看星斗落,老鼎昼汲风泉烹。
杯间聊学蔬笋气,云外远飘弦诵声。
晦翁溪斋二三友,神游于此留其名。
虚堂夜看星斗落,老鼎昼汲风泉烹。
杯间聊学蔬笋气,云外远飘弦诵声。
晦翁溪斋二三友,神游于此留其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人于居然庵中静坐赏景的场景。首句"山人坐题山水清",点明了诗人身处山野,心境清澈,专注于眼前的山水画卷。"一空霁色无阴晴",则写出天空如洗,没有丝毫阴霾或晴朗的变化,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开阔。
"虚堂夜看星斗落,老鼎昼汲风泉烹",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在空旷的堂屋中观赏星空,白天则煮水烹茶,生活简朴而雅致。"杯间聊学蔬笋气",诗人以品茗自比,表达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蔬笋清淡之味的欣赏。
"云外远飘弦诵声",暗示着远处传来读书声,增添了文化气息,也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们的精神交流。最后两句"晦翁溪斋二三友,神游于此留其名",提及晦翁(朱熹)这样的学者朋友,他们在溪边斋舍相聚,留下了精神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学术传承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展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风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