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钟声隐高秋外,楼阁名存劫火馀
出处:《送重衲住武康杨庵》
元末明初 · 徐贲
和王功业太常书,额赐禅宫表墓墟。
香炷四时同佛供,松风百嶂有僧居。
鼓钟声隐高秋外,楼阁名存劫火馀。
此去封禺山色远,伫看一锡度空虚。
香炷四时同佛供,松风百嶂有僧居。
鼓钟声隐高秋外,楼阁名存劫火馀。
此去封禺山色远,伫看一锡度空虚。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所作的《送重衲住武康杨庵》。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功业的敬意和对其出家修行的祝福。首句“和王功业太常书”暗示了与王的书信往来,而“额赐禅宫表墓墟”则描绘了禅宫的庄严肃穆,仿佛连墓地都为之增色。
接下来的两句“香炷四时同佛供,松风百嶂有僧居”,通过四季常燃的香烛和深山中的僧人住所,展现了修行生活的宁静与虔诚。诗人以“鼓钟声隐高秋外”描绘出寺庙的钟声悠扬,穿透秋日的寂静,又以“楼阁名存劫火馀”暗示历史沧桑,历经战火仍保留着遗迹。
最后两句“此去封禺山色远,伫看一锡度空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离尘世,前往封禺山修行的期待,期待他能如僧人般超脱世俗,度过空灵的修行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禅意,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出世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