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蛟桥下溪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
出处:《送冯侍郎》
唐末宋初 · 徐铉
闻君竹马戏毗陵,谁道观风自六卿。
今日声明光旧物,共看旌旆拥书生。
斩蛟桥下溪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
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
今日声明光旧物,共看旌旆拥书生。
斩蛟桥下溪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
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竹马:儿童游戏,象征幼时友情。观风:观察民风,了解地方风俗。
六卿:古代官职,这里泛指高官。
声明:声誉,声名。
旌旆:旗帜,代指显赫的地位或身份。
斩蛟桥:传说中的桥,可能象征英勇事迹。
射虎亭:可能指有历史典故的亭子,与勇武相关。
离恨: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十年兄:可能是亲密的朋友,也指共同度过十年时光的兄弟。
翻译
听说你在毗陵骑竹马嬉戏,谁曾说观察民风只需从六卿开始。如今你的名声照亮了往日的事迹,一同观看旗帜簇拥着读书人。
斩蛟桥下的溪水烟波碧绿,射虎亭边的小路草色清新。
想必你也会想起宴席上加倍的离别之愁,年老时更加珍视十年的兄弟情深。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诗人在唐末宋初时期创作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从内容来看,这应该是一首送别诗,其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将来重逢机会的期待。
“闻君竹马戏毗陵,谁道观风自六卿。”这两句通过提及古代的竹马游戏和观风台,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友情的珍视。毗陵可能是指一处地名,这里的“竹马”则象征着童年时光,而“六卿”则代表了一种高洁的情操。
“今日明光旧物共看旌旆拥书生。”这句中,“今日明光”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场景,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着昔日的遗迹和书卷,感受着时光的流转。
“斩蛟桥下溪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斩蛟桥和射虎亭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
“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对往昔情谊的珍惜。这里的“筵中”可能指宴席之上,而“十年兄”则强化了对友情的深刻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人生变迁的无常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