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复高风,三握劳一沐
出处:《赠袁伯益》
明 · 佘翔
天地犹橐籥,人民原野鹿。
叔季日以漓,浑沌日以凿。
常道希无为,见素抱其朴。
至人剖玄门,游心洞枢轴。
烹鲜悟綦理,江海王百谷。
好静民自正,簿书无留牍。
从容著作林,六艺芳润漱。
缅想古时人,雅志慕黄鹄。
况乃柴桑翁,物外标芳躅。
千载谁知音,独为伤沉陆。
负材当明时,聊以见夙昔。
下士复高风,三握劳一沐。
既赓菁莪章,亦唱阳春曲。
以兹气味薰,兰?同馨馥。
怀刺遥相投,喜被清风穆。
挥麈吐玄言,虚来实吾腹。
南山归旧庐,北阙乘华毂。
愿保千秋名,矫首扶桑旭。
叔季日以漓,浑沌日以凿。
常道希无为,见素抱其朴。
至人剖玄门,游心洞枢轴。
烹鲜悟綦理,江海王百谷。
好静民自正,簿书无留牍。
从容著作林,六艺芳润漱。
缅想古时人,雅志慕黄鹄。
况乃柴桑翁,物外标芳躅。
千载谁知音,独为伤沉陆。
负材当明时,聊以见夙昔。
下士复高风,三握劳一沐。
既赓菁莪章,亦唱阳春曲。
以兹气味薰,兰?同馨馥。
怀刺遥相投,喜被清风穆。
挥麈吐玄言,虚来实吾腹。
南山归旧庐,北阙乘华毂。
愿保千秋名,矫首扶桑旭。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赠袁伯益》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以自然界的天地和人民为喻,暗示了社会的原始状态。诗人认为,在纷扰的时代里,人们应该回归淳朴之道,遵循自然法则,如同至人般洞察宇宙奥秘。"烹鲜悟綦理,江海王百谷"象征着智慧与包容,人民在宁静中自我净化,政务简明,文化繁荣。
诗人对古代贤人的仰慕,特别是对陶渊明的推崇,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向往。"柴桑翁"象征隐逸生活,而"负材当明时"则寄寓了在明达之世展示才华的愿望。诗人与友人袁伯益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三握劳一沐"的典故表达,意即深厚的交往如同沐浴般的洗涤。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在南山归隐的同时,也能保持名声,如同朝阳一般光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佘翔对于理想人格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