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子远引如孤鹄,顾我低摧真病马
出处:《送月上人南游》
宋 · 王灼
锦官东郭大兰若,眼明见子长廊下。
春风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
羡子远引如孤鹄,顾我低摧真病马。
碧山红尘不同调,底事胸怀两倾写。
幽寻胜践我亦喜,梦魂已落潇湘野。
扁舟蹑子尚可期,幸有此身闲似社。
春风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
羡子远引如孤鹄,顾我低摧真病马。
碧山红尘不同调,底事胸怀两倾写。
幽寻胜践我亦喜,梦魂已落潇湘野。
扁舟蹑子尚可期,幸有此身闲似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锦官东郭:成都的别称,东郊的官署。大兰若:寺庙名,指修行之地。
子长廊下:指对方所在之处。
白帝城:古代中国城市,位于四川奉节。
孤鹄:孤独的天鹅,比喻远离尘世的人。
病马:形容疲惫或状态不佳。
碧山红尘:象征高洁与世俗的对比。
底事:何事,为什么。
幽寻:隐秘的探寻,深藏不露的寻找。
梦魂:梦境中的心灵。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漂泊或自由。
闲似社:悠闲如乡村里的社员,生活自在。
翻译
在锦官东边的大兰若寺,我目光清晰地看见你在长廊下。春风拂面的二月,我们在白帝城相遇,笑中紧握双手。
羡慕你像孤独的天鹅远离尘世,而我只能像疲惫的病马低头。
你我如同碧山与红尘,志趣不合难以共鸣,为何内心情感却能交织?
我同样喜欢这隐秘的探索,梦中已随你游荡至潇湘野外。
虽然乘船追随你还有期待,幸好我这身子闲适,如同村社中的成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锦官东郭大兰若,眼明见子长廊下。"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典雅的环境,诗人通过眼睛清晰、视野开阔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和所处的环境。
"春风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 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友人的偶遇,以及那种温暖而深厚的情谊。
"羡子远引如孤鹄,顾我低摧真病马。"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对朋友远行的羡慕以及自身处境的感慨,通过高飞的鹤和疲弱的马来比喻自己的不如意。
"碧山红尘不同调,底事胸怀两倾写。" 这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幽寻胜践我亦喜,梦魂已落潇湘野。"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寻以及内心深处的快乐,但这些都只存在于梦中,而现实却是那样的寂寞和空旷。
"扁舟蹑子尚可期,幸有此身闲似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目前状况的满足,希望能够乘坐简陋的小船,在悠闲自得中度过一段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多重情感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