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关此去三千里,迢递无因寄远衣
出处:《闺情代八首》
明 · 江源
家在寒塘半掩扉,年年相望两依依。
玉关此去三千里,迢递无因寄远衣。
玉关此去三千里,迢递无因寄远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家在寒塘半掩扉”,以寒塘和半掩的门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女子独自在家的孤独与等待。寒塘可能象征着季节的变换或生活的寂寞,而半掩的门扉则透露出她对外界世界的期待与渴望。
第二句“年年相望两依依”,直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每年的时光里,她都在期盼与丈夫重逢,这种情感既深沉又持久,体现了长久分离带来的痛苦与不舍。
第三句“玉关此去三千里”,点明了丈夫所在之地与女子之间的距离。玉门关是中国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此处借指遥远的边疆,强调了两人之间地理上的隔阂。三千里之遥,不仅是空间的距离,也是心灵的阻隔,增加了思念的分量。
最后一句“迢递无因寄远衣”,表达了女子无法将衣物寄给丈夫的无奈。在古代,衣物是表达关怀与思念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因距离遥远,她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这句诗不仅反映了物质上的不便,更深层地揭示了情感上的无法传递,增添了诗作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