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当道正须汝,莫寻兔径问狐狸
出处:《题包虎枕屏》
宋 · 李彭
两虎肉醉欲醒时,饥肠得饱恣游嬉。
一虎当岩自哮吼,朝欲食子暮食妃。
最后一虎绝长者,坐啸眼有百步威。
豺狼当道正须汝,莫寻兔径问狐狸。
一虎当岩自哮吼,朝欲食子暮食妃。
最后一虎绝长者,坐啸眼有百步威。
豺狼当道正须汝,莫寻兔径问狐狸。
鉴赏
这首诗以“题包虎枕屏”为题,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对比两虎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权力与忠诚、牺牲与救赎的深刻思考。
首句“两虎肉醉欲醒时,饥肠得饱恣游嬉”,描绘了两虎在满足了食欲后,慵懒地享受着生活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老虎的行为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得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一虎当岩自哮吼,朝欲食子暮食妃”,描述了其中一只虎独自在岩石上咆哮,展现出其强大的力量和统治欲。它不仅威胁自己的子女,甚至还想吞食王妃,体现了权力的贪婪和无度。
“最后一虎绝长者,坐啸眼有百步威”,则转向了另一只虎的形象。这只虎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之前的冲突,但其存在本身就具有威慑力,其眼神中透露出的力量足以影响百步之外的人或物。这象征着真正的领袖或权威,即使不直接行动,其影响力也能震撼人心。
最后,“豺狼当道正须汝,莫寻兔径问狐狸”,诗人借物喻人,指出在险恶的环境中,需要像虎一样勇猛果敢,而不是寻找逃避的路径。这里的“汝”指代的是读者或自己,强调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勇敢面对,而不是退缩或寻求不切实际的解决办法。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不同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以及对权力、勇气和牺牲的探讨,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