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
出处:《送徐平父往水南》
宋 · 刘克庄
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
聚萤十年读,中鹄一毫差。
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
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
聚萤十年读,中鹄一毫差。
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
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汉: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高士:品德高尚、超脱世俗的人。
晚唐:唐朝晚期。
先辈:前辈人物。
聚萤:聚集成群的萤火虫,象征刻苦学习。
中鹄:射中靶心,比喻达到目标。
毫差:微小的差距。
昔有人:从前有某人。
还贽:古代学生向老师献礼以示尊敬。
无:没有。
佛雨花:佛教比喻智慧如雨露滋润花朵。
士渊薮:人才聚集的地方。
弹铗:《战国策》中冯谖弹剑而歌,表示怀才不遇。
不须嗟:不必叹息,表示乐观豁达。
翻译
这是对东汉高洁之士的追忆,也是对晚唐先贤家族的敬仰。他们勤奋苦读,聚萤火虫之光,日夜研习,只差毫厘就能达成目标。
昔日有人以礼物表达敬意,如今却无佛祖降下智慧之花。
在水南山下,众多才子聚集,即使不得志也能坦然,无需感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徐平父往水南》。通过这短短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学问修养的崇高敬意。
“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这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古代贤者和前辈的尊重与景仰,这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构成了诗人的精神寄托。这里的“东汉高士”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高洁之士,而“晚唐先辈家”则是对晚唐时代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物的称颂。
“聚萤十年读,中鹄一毫差。”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的严谨与执着。聚集萤火十年,一丝不苟地研读书籍,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错误的零容忍态度,展示了诗人的学术修养和严于律己的精神。
“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时移事异的情感。昔日有的人或许曾经有所交往,或是有所馈赠,但如今却是一片空寂,没有了往日的景象和温暖。这也隐含着对友人的不舍与怀念。
“水南士渊薮,弹铗不须嗟。”最后一句中,“水南”指的是徐平父即将前往的地方,而“士渊薮”则是形容那里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劝慰友人,即使在那样的地方,也无需担忧,因为弹奏琴铗的声音自然流露,不需要过多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学问和修养,更通过对友人的送别,传达了一种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