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全文

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

出处:《送顾况归茅山
唐 · 韦夏卿
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
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
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
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

拼音版原文

shèngdàiwèiqiānhuángzuòjìnchén
zūnchēngdòngxuéqiǎntiǎnchūzhēn

luánfèngwénzhāngyānxiáhànxīn
xiànjūnxúnbáishìsānshén

注释

圣代:指圣明的时代。
迁客:被贬谪或流放的人。
虚皇:指皇帝,这里含有虚名之意。
近臣:皇帝身边亲近的大臣。
法尊:对精通佛法者的尊称。
大洞:道教术语,指高深的道法。
学浅:学问不深。
忝:谦辞,表示惭愧地占有。
初真:道教对初入道者的称呼。
鸾凤:比喻才子佳人或优秀文人。
文章:指诗文创作。
烟霞:常用来形容山水间的美景和隐逸生活。
翰墨:借指书法、文章。
君:对对方的尊称。
寻句曲:游历山水,寻找灵感写作。
白鹄:这里指白鹄山,传说中的仙境。
三神:可能指道教中的三位神仙或圣地。

翻译

在圣明的时代被贬为迁客,空有皇帝身边的近臣之名。
尊崇佛法被称为大洞法师,学问浅薄却愧领初真之位。
你的文采如鸾凤般华美,笔墨间洋溢着烟霞般的诗意。
羡慕你游历山水,修道于白鹄山这三神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夏卿的《送顾況归茅山》,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才学的高度赞赏。开篇“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两句,通过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顾况的敬仰之情,将其比作是圣明时代的游子或是虚无皇帝的亲信,这既彰显了顾況的地位和才华,也反映出韦夏卿对他的尊崇。

“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学问的认可和自己的学识浅薄。法尊可能指的是佛教的高僧,大洞则是道家修炼之地,这里用来比喻顾況的学问深厚;而“学浅忝初真”则透露了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谦逊态度。

接下来的“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两句,直接赞扬了顾况的文学成就。鸾凤是传说中的神鸟,比喻文章华美;烟霞则形容文章如云间霞光,飘逸而不失新颖。

最后,“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顾況文学才华的羡慕和敬佩。白鹄(白鹅)在古代常用来象征文人的清高,这里被誉为“三神”,可见韦夏卿对于顾况文章之美、思想之深的极高评价。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更通过精妙的比喻和贴切的赞词,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高度认可,是一篇充满文艺气息和深情寄托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