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谏纸清时省,经帷镇日香全文

谏纸清时省,经帷镇日香

宋 · 王与钧
一枝鹪漫集,千仞凤方翔。
谏纸清时省,经帷镇日香
湖波怜鸭绿,宫酝挹鹅黄。
应轸乡中士,毛锥未脱囊。

注释

鹪漫:形容鸟儿随意飞翔的样子。
千仞:极言高度,比喻高尚或远大。
谏纸:进谏的文书。
经帷:古代读书人学习的地方,代指书房。
鸭绿:形容湖水颜色像鸭子的羽毛。
宫酝:宫廷酿制的美酒。
鹅黄:形容酒色如鹅毛般嫩黄。
应轸:心中挂念,忧虑。
毛锥:毛笔的别称,象征文人的身份。
未脱囊:指文人未放下手中的笔,暗示他们时刻准备著述。

翻译

一只鹪鹩随意停歇,高飞的凤凰翱翔在千仞之上。
在清明的时代,奏章简化,经帷间常弥漫着书香。
湖水泛起绿色,仿佛怜惜鸭子的色彩,皇宫中的美酒散发着鹅黄色泽。
想必会触动在外游子的心,他们手中的毛笔还未放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与钧的作品,名为《代谢刘小坡送乡会劝酒赓韵(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绝句形式,每行五个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意象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景物。

“一枝鹪漫集,千仞凤方翔。”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鹪鸟在枝头悠然自得地飞翔,而凤凰则高高飞扬,展示了作者对自由与高洁精神状态的向往。

“谏纸清时省,经帷镇日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卷和知识的珍视,以及对学问之事的热爱。谏纸指的是古代用来记录言论或批评的文书,而经帷则是藏书的地方,通过“清时省”和“镇日香”,可见诗人对学问的敬重。

“湖波怜鸭绿,宫酝挹鹅黄。”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湖面上的波光映照着翠绿色的鸭子,而宫中酿造的美酒呈现出金黄色泽,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

“应轸乡中士,毛锥未脱囊。”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乡土之情与学问之志的执着。乡中士子们在学习,而毛锥即便是用来穿孔的工具,但尚未来得及使用,这里象征着求知欲望的迫切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生活细节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以及对于知识、自由和乡土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