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凤鸾音,徒然谢高步
出处:《再宿百泉》
清 · 吴雯
重作苏门行,小作苏门住。
西风昨夜来,不辨泉与树。
晨兴益萧爽,顿尔慊心素。
淡淡浮云尽,渺渺飞鸿度。
牵牛寒有花,葭菼晴多露。
境胜理自浃,心赏目皆寓。
尚觉腰组烦,未遂垂竿趣。
何处凤鸾音,徒然谢高步。
西风昨夜来,不辨泉与树。
晨兴益萧爽,顿尔慊心素。
淡淡浮云尽,渺渺飞鸿度。
牵牛寒有花,葭菼晴多露。
境胜理自浃,心赏目皆寓。
尚觉腰组烦,未遂垂竿趣。
何处凤鸾音,徒然谢高步。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雯的《再宿百泉》描绘了诗人再次留宿百泉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重作苏门行,小作苏门住”起笔,表达了对苏门环境的喜爱和依恋,仿佛旧地重游,暂且停留。接着,“西风昨夜来,不辨泉与树”写出了秋风的悄然降临,使得自然景物模糊难辨,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
“晨兴益萧爽,顿尔慊心素”描绘了清晨起来,空气清新,心情舒畅,心灵得到了净化。诗人观察到“淡淡浮云尽,渺渺飞鸿度”,运用白描手法,展现出天空的开阔与自由,寓意着心境的开阔和超脱。
“牵牛寒有花,葭菼晴多露”进一步描绘了百泉周围的景致,即使在寒冷中仍有牵牛花绽放,芦苇丛中露珠晶莹,展现了生机与宁静。诗人沉浸在这如画的环境中,感受到“境胜理自浃,心赏目皆寓”,即美景与道理相融,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享受。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忘却尘世的束缚,“尚觉腰组烦,未遂垂竿趣”,暗示了官场生活的繁琐,使他未能完全投身于自然的闲适之中。最后,“何处凤鸾音,徒然谢高步”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高洁之志的向往,但又无奈现实中难以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泉的景色,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矛盾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