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
出处:《南城怀古二首》
元末明初 · 王冕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
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
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南城怀古二首(其一)》,通过对日上高城所见的广阔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遗迹的感慨。首句“日上高城望大荒”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辽远的时空背景,日出东方,映照着无垠的荒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浩渺。
“西山东海气茫茫”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广大,以及一种苍茫、沉寂的气氛,让人联想到古代边塞的雄浑与壮丽。接下来,“铜驼踪迹埋荒草,元菟风尘识战场”,铜驼象征着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只剩下荒草掩埋的遗迹,元菟则暗示了战争的痕迹,让人感叹岁月无情,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
“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和国家版图变迁的思考,礼乐制度的更新与山河疆域的变迁,反映出时代的更迭,而旧时的秩序和边界似乎无人过问。
最后,“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以书生的身份表达出深深的感慨,对历史英雄如汉武帝的追忆,寓含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共鸣,以及对盛世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