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弓韬于衣,刃以不血全文

弓韬于衣,刃以不血

宋 · 谢翱
帝命将臣,誓师于征。
伯牙于庭,曰无刘我人。
曲阿惟唐,以及豫章。
孽于南国,楚粤是疆。
我师孔武,聿禽其王。
始怒皋皋,将臣不怿。
曰如上命,即起予疾。
弓韬于衣,刃以不血
收其石程,焚其侈淫。
视于丁宁,筈羽不饮。
取其镈磬,以献于京。
于庙告成,垓埏既平。

鉴赏

这首诗《宋铙歌鼓吹曲(其九)》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和胜利后的庄严仪式。诗中充满了对帝王命令的忠诚与执行的决心,以及对敌人的彻底征服与对胜利的庆祝。

首先,“帝命将臣,誓师于征”,开篇即描绘了帝王下达征伐命令,将军们在出征前立下誓言的场景,体现了军令的严肃性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

接着,“伯牙于庭,曰无刘我人”,引用了伯牙弹琴的故事,象征着军队在出征前的庄重宣誓,承诺不伤害无辜百姓,体现了古代军队的纪律与道德约束。

“曲阿惟唐,以及豫章”、“孽于南国,楚粤是疆”,描述了战争的范围和目标,从江南的曲阿到豫章,再到南方的楚粤地区,显示出战争的广泛性和侵略性。

“我师孔武,聿禽其王”,强调了军队的强大和最终目标——擒获敌方国王,象征着战争的最终胜利。

“始怒皋皋,将臣不怿”,表现了军队在出征前的愤怒与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将领们对胜利的渴望。

“曰如上命,即起予疾”,表达了即使身体不适,也要遵从帝王命令出征的决心,体现了军人的牺牲精神。

“弓韬于衣,刃以不血”,说明了军队在出征时的装备准备,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争能够避免流血。

“收其石程,焚其侈淫”,意味着征服敌人后,收集敌人的财物,销毁奢侈的生活用品,体现了对财富的合理分配和对奢华生活的否定。

“视于丁宁,筈羽不饮”,强调了军队在征服后对敌人的尊重,不侵犯敌人的生命和财产,体现了文明军队的道德准则。

“取其镈磬,以献于京”,表示将敌人的乐器作为战利品带回京城,象征着胜利的荣耀和文化传承。

“于庙告成,垓埏既平”,最后描绘了在神庙前宣告战争胜利,平定四方的景象,体现了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国家统一的庆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阔,以及胜利后对和平与文化的追求,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