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远呼船久,桥倾取路斜
出处:《初春杂兴五首 其二》
宋 · 陆游
水长鸥初泛,山寒茗未芽。
深林闻社鼓,落日照渔家。
渡远呼船久,桥倾取路斜。
客愁慵远眺,不是怯风沙。
深林闻社鼓,落日照渔家。
渡远呼船久,桥倾取路斜。
客愁慵远眺,不是怯风沙。
注释
水长:水面逐渐变宽。鸥:海鸥。
初泛:刚刚开始飞翔。
山寒:山区寒冷。
茗未芽:茶叶尚未发芽。
深林:深邃的森林。
社鼓:乡村祭祀时敲的鼓。
落日:夕阳。
渔家:渔夫的住所。
渡远:过远的渡口。
呼船:呼唤船夫。
久:长久。
桥倾:桥梁倾斜。
取路斜:选择走斜路。
客愁:旅人的愁思。
慵远眺:懒得远望。
怯风沙:害怕风沙。
翻译
水面渐宽,鸥鸟开始飞翔,山间凉意未消,茶树还未发新芽。在幽深的森林中,能听到祭祀的鼓声,夕阳余晖洒在渔村人家。
过河需等待许久才唤来船只,因为桥梁倾斜,只能选择走曲折的小路。
旅人的愁绪懒于远望,不是因为畏惧风沙,而是心情使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山水景色和渔村生活。首句“水长鸥初泛”,写出了水面渐宽,鸥鸟开始在水中悠闲地游弋,展现了春天水面上的生机。次句“山寒茗未芽”则暗示了山中气候尚凉,茶叶还未完全发芽,透露出早春的清新与静谧。
“深林闻社鼓”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细节,社鼓声在深林中回荡,可能是在庆祝春耕的开始或祭祀活动,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接着,“落日照渔家”以夕阳西下,映照着渔村的景象,渲染出宁静而温馨的画面。
“渡远呼船久,桥倾取路斜”两句通过描绘人们过河时的场景,展现出生活的实际与艰辛,以及诗人对远方的期待。最后,“客愁慵远眺,不是怯风沙”表达了诗人的旅人之愁,他并非因为畏惧风沙而不愿远望,而是因为内心思绪复杂,不愿触景生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流露出诗人淡淡的乡愁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