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无酒肉腹亦饱,室无妻妾身自好
出处:《赠吴子野道人》
宋 · 苏辙
食无酒肉腹亦饱,室无妻妾身自好。
世间深重未肯回,达士清虚辄先了。
眼看鸿鹄薄云汉,长笑驽骀安栈皂。
腹中夜气何郁郁,海底朝阳常杲杲。
一廛不顾旧山深,万里来看故人老。
空车独载王阳橐,远游屡食安期枣。
东州相逢真邂逅,南国思归又惊矫。
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痒莫念麻姑爪。
世间深重未肯回,达士清虚辄先了。
眼看鸿鹄薄云汉,长笑驽骀安栈皂。
腹中夜气何郁郁,海底朝阳常杲杲。
一廛不顾旧山深,万里来看故人老。
空车独载王阳橐,远游屡食安期枣。
东州相逢真邂逅,南国思归又惊矫。
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痒莫念麻姑爪。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赠给吴子野道人的作品,表达了对道人清贫生活的赞赏和对他超脱世俗的理解。诗中以“食无酒肉腹亦饱,室无妻妾身自好”起笔,描绘了道人简单朴素的生活状态,认为这样的生活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上却能自得其乐,清心寡欲。
接着诗人通过“眼看鸿鹄薄云汉,长笑驽骀安栈皂”一句,将道人比作翱翔天际的鸿鹄,与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形成对比,展现出他的志向高远。他内心深处的清明和朝阳般的活力,被“海底朝阳常杲杲”形象地表达出来。
诗人还提到自己不顾故乡的深沉牵挂,只为看望年迈的老友,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在旅途中,他虽乘空车而行,却心境宽广,如同携带王阳明的智慧(暗指道学),沿途品尝安期枣(传说中的仙果),寓言修行的收获。
最后两句“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痒莫念麻姑爪”,借典故表达对道人修行成就的肯定,以及祝愿他在道术上有所突破,不必担心世俗琐事的困扰。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对道人高尚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