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
出处:《白石岩下径行田诗》
南北朝 · 谢灵运
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
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
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
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洲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
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
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
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
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
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
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洲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
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
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
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石岩:即白石山,在永嘉郡乐城县(今浙江乐清市)。行田,巡视农田。
小邑:小县,指乐城县。
居:住。
无生:无法生活。
知:智。
知浅:指自己智能浅薄。
惧:怕。
不周:考虑不周到。
爱深:指对百姓的深深的爱。
忧:担忧。
情:心。
旧业:使旧的圃宅。
横:横陈。
海外:海边。
芜秽:荒芜,谓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
积:积久。
颓龄:衰败的岁月。
饥馑:饥荒。
甘心:情愿。
经营:筹划营造。
千顷:形容农田之多。
堤:这里指海边的堤塘。
泻:水很快地流,这里指排灌的设想。
汀:水边平地。
州:古代行政单位名。
涓:细流。
浍:田间小沟。
连:古代行政单位名。
塍:田埂。
埒:小界堤。
楚宫:楚丘的富室。
楚丘:在今河南滑县东。
化:教化。
荒阙:指灾荒歉收之年。
黎萌:即“黎民”、百姓。
“虽非”二句说,虽不能同卫文公在楚丘的业绩相比,但遇上灾荒年,也能使百姓受益。
郑白渠:指郑国渠和白渠。
郑国渠是战国末期秦国在韩人郑国指导下开凿的。
分泾水东流,注入洛水。
白渠是汉代白公设计开凿的。
引泾水东南流,注入渭水。
天鉴:指上天监视着下界的善恶。
倘:假如。
不孤:不负。
兹:来年。
验:检验,证明。
微诚:微薄的诚心。
翻译
住在乐城县的百姓非常贫寒,遇到灾年就更加难以生活。我智能浅薄害怕没有能力救济他们,忧虑就总是挂在心间。
如今灾难降临,旧的圃宅横陈在海边,庄稼草蔓延,颗粒无收。
这饥荒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我要细心筹划营造,帮他们度过难关。
要把兴修水利的蓝图绘好,筑好海堤,护卫良田;挖好乡村沟渠。
让将细流引到田间小沟,将所有田地筑起田埂,分清界限。
虽不能同卫文公在楚丘的业绩相比,但遇上灾荒年,也能使百姓受益。
虽然比不上郑国渠和白渠,但每年的收成肯定会比之东京也不逊色!
如果上天不负有心人,来年定能丰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贫困的担忧和对农业的重视。"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反映了家乡因为自然灾害而导致的贫穷和人民的艰难生活。"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表达了诗人对此状况的担心和深厚的情感。
"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说明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荒废已久。"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改变这种状况的迫切心情和决心。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修治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愿景,通过"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洲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这样的生动画面。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信念,即使现实不如意,也要保持希望和诚信。"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中的"楚宫化"可能指的是理想中的美好环境,而"郑白渠"则是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诗人虽然无法亲临那些美好的地方,但每年仍然向往着那样的繁华。
"天鉴傥不孤,来兹验微诚"则是诗人对上天的祈求,希望自己的真诚之心能够被看到,并得到回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农业、水利和民生疾苦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