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逝者诚已矣,来兹可无惧全文

逝者诚已矣,来兹可无惧

出处:《自励诗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闻道岂必早,立德苦不固。
嗟余困蒙弱,老大犹未树。
五十不称夭,蹉跎已中路。
逝者诚已矣,来兹可无惧
先民诏遗矩,乃在行其素。
外物焉足希,澄心任所遇。
每戒出位思,恒存周身虑。
毋曰独居暗,几微渐成著。
毋曰戏谑小,君子有常度。
穴防终以决,往水不返溯。
庶几日三复,反躬永无恶。

鉴赏

这首诗名为《自励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自我修养和道德操守的深刻反思与激励。

首句“闻道岂必早,立德苦不固”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思考,认为领悟道理不必过早,关键在于能否稳固地实践道德。接下来,“嗟余困蒙弱,老大犹未树”则流露出对自己年岁已长而尚未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感慨。

“五十不称夭,蹉跎已中路”是对人生阶段的反思,五十岁不应被视为生命的终点,而是人生的中点,不应虚度光阴。接着,“逝者诚已矣,来兹可无惧”鼓励人们面对过去,对未来充满信心。

“先民诏遗矩,乃在行其素”强调了遵循前人智慧的重要性,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前人的道德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随后,“外物焉足希,澄心任所遇”告诫人们不应过分追求外在事物,而应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每戒出位思,恒存周身虑”提醒人们要谨慎思考,时刻考虑周全。接下来,“毋曰独居暗,几微渐成著。毋曰戏谑小,君子有常度”强调了即使在孤独中也要保持光明正大,即使是玩笑也应有君子之风度。

最后,“穴防终以决,往水不返溯”警示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危险,并且一旦犯错,就难以回头。全诗以“庶几日三复,反躬永无恶”结束,表达了诗人希望每日反复自省,从而避免恶行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修养、道德实践、时间管理、内心平静、谨慎思考等方面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陈恭尹对自我提升和道德建设的重视,以及对后世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