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皓不受浊流滓
出处:《东海行》
清 · 张之洞
东海在何许,乃在神州东。
振策登之罘,万里青濛濛。
日月星汉互吞吐,江淮河济来朝宗。
鳀壑蜃窟多诡怪,齐人道是蓬莱宫。
但见天吴鼓浪黑,那有珊树殷天红。
君不见排难鲁连子,玉貌却敌围。
城中抗疏胡邦衡,屈膝苟活羞容容。
一怒便欲从此逝,甘狎鱼鳖随蛟龙。
皓皓不受浊流滓。
怀沙惜誓将毋同。
我本海滨士,独衔幽愤希高踪。
坐对天池一长啸,枯桑槭槭生天风。
王伦不斩秦竟帝,吾舍二子将安从。
振策登之罘,万里青濛濛。
日月星汉互吞吐,江淮河济来朝宗。
鳀壑蜃窟多诡怪,齐人道是蓬莱宫。
但见天吴鼓浪黑,那有珊树殷天红。
君不见排难鲁连子,玉貌却敌围。
城中抗疏胡邦衡,屈膝苟活羞容容。
一怒便欲从此逝,甘狎鱼鳖随蛟龙。
皓皓不受浊流滓。
怀沙惜誓将毋同。
我本海滨士,独衔幽愤希高踪。
坐对天池一长啸,枯桑槭槭生天风。
王伦不斩秦竟帝,吾舍二子将安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海壮丽的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出诗人对高尚节操的追求。首句以设问引出东海的位置,接着写登临烟台的豪情,描绘出海面辽阔、日月星辰映照下的壮美画面。诗人引用齐人关于蓬莱仙境的传说,又借天吴击浪和珊瑚殷红的意象,寓言东海的神秘与深邃。
诗中提到鲁连子排难和胡邦衡抗疏的历史人物,表达对忠诚与坚韧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暗含对屈服妥协的批判。诗人表示自己虽为海滨之人,但仍怀抱高尚志向,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最后,他以啸傲天池、枯桑飒飒的意象,表达决心坚守高洁,暗示对历史英雄的效仿。
整体来看,这首《东海行》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自我期许,体现了张之洞作为晚清官员的文人情怀和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