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望秋荣,一秋岁复换
出处:《题霜腴图为朱彊村先生寿》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黄菊有根性,岁换独开晚。
虽残不去枝,自昔得霜健。
此意语写生,愿勿作绚烂。
岁岁望秋荣,一秋岁复换。
岁换根不移,花开亦多恨。
虽残不去枝,自昔得霜健。
此意语写生,愿勿作绚烂。
岁岁望秋荣,一秋岁复换。
岁换根不移,花开亦多恨。
注释
黄菊:指菊花。根性:指植物的生命力。
岁换:每年更换。
独开晚:晚开花。
残:凋零。
去枝:离开枝头。
自昔:向来。
霜健:耐寒。
语写生:对画家说。
绚烂:华丽。
秋荣:秋天的繁荣。
岁复换:一年又一年地轮回。
根不移:根部不动。
花开:开花。
多恨:许多遗憾。
翻译
菊花生命力顽强,每年都是最后开放。即使花朵凋零,枝干依旧坚韧,向来耐寒霜。
我想借此告诉画家,不要描绘过于华丽。
每年期待秋天的繁荣,每过一个秋天,生命就轮回一次。
岁月更迭,根深蒂固,但花开花落总带有些许遗憾。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霜腴图为朱彊村先生寿》,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诗中以黄菊为象征,展现了其坚韧的品格和独特的生命态度。
首句“黄菊有根性”,赞美了黄菊扎根于大地,生命力顽强,即使岁月更迭,也能在晚秋时节独自绽放。接下来,“虽残不去枝”强调了黄菊即使凋零,也不离开枝头,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自昔得霜健”进一步描绘了它在严霜中保持健康的姿态,寓意着历经风霜的磨砺更加坚韧。
诗人通过黄菊的形象,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念:“此意语写生,愿勿作绚烂。”他希望人们如同黄菊一般,保持质朴本色,不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内在的坚韧与持久。“岁岁望秋荣,一秋岁复换”表达了对秋天的期待和对每个新年的期盼,寓意着生命的循环和不断更替。
最后两句“岁换根不移,花开亦多恨”,诗人感慨岁月更迭,但黄菊的根深蒂固,开花虽有时遗憾,却也体现了其不变的坚守。整首诗借物喻人,既赞扬了黄菊的品质,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朱彊村先生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