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出处:《独钓四首 其四》
唐 · 韩愈
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
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
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注释
秋半:秋季过半,指深秋时节。溪鱼:指生活在溪流中的鱼类。
坼:破裂,这里形容风吹裂芡实。
芡觜:芡实的尖端。
梨腮:梨子的表面,比喻被露水打湿的样子。
远岫:远处的山峰。
寒花:在秋天开放的冷艳花朵。
所期:期待的人或事。
日暮:傍晚,黄昏。
与谁回:和谁一起回去。
翻译
秋季过半,万物都在变化,溪中的鱼儿不再来游。风吹过,把芡实的尖端都吹裂了,露水打湿了梨子的脸颊。
远处的山峦重叠显现,寒冷的花朵零散地开放。
我期待的人始终没有出现,天色渐晚,与谁一同归去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独自钓鱼时的孤寂与期待无法实现的情感。
“秋半百物变”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秋天万物凋敝的景象。接着,“溪鱼去不来”,则是具体描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锐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渴望与孤独的情绪。
“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两句,更进一步展示了秋天景色的细节。风吹动稻穗、露珠滋润果实,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视野之中。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则是对远处山峦和秋花的描绘。诗人通过层层叠嶂的山脉与零落的寒花,表现了自然界在秋天的静谧与淡漠。
最后,“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表达了诗人的期待落空和归途时的孤独感。诗人期待着某种东西或某个人,但最终未能如愿,这种无奈的情绪在黄昏时分变得尤为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尽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