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已无场屋累,古书真味胜浮名
出处:《赠扬元鼎》
宋 · 陈藻
老泉早别闽中去,君在姑苏台下生。
每见乡闾新到客,便寻香火旧来情。
百年念祖心田孝,一种论文眼力明。
岁晚已无场屋累,古书真味胜浮名。
每见乡闾新到客,便寻香火旧来情。
百年念祖心田孝,一种论文眼力明。
岁晚已无场屋累,古书真味胜浮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泉:指代诗人自己或前辈。闽中:福建省的古称。
姑苏台:古代吴国的宫殿遗址,在今江苏苏州。
乡闾:乡间,家乡。
香火:旧时指祭祀祖先的香烛,象征着亲情和传统。
百年:一生,终生。
祖:祖先。
心田:内心深处。
孝:孝顺,尊敬。
论文:写文章,学术研究。
眼力:观察力,鉴赏力。
岁晚:晚年。
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这里指科举制度。
古书:古代的经典书籍。
真味:真正的好处,深层的含义。
浮名:表面的名声,虚名。
翻译
老泉早已离开福建,你在姑苏台下出生。每当见到乡亲中有新来的客人,你就会寻找从前的香火之情。
一生对祖先怀着深深的敬爱,你的论文眼光独到而明亮。
到了晚年,已经没有科举考试的牵累,研读古书更能品味出真正的价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赠给友人扬元鼎的作品,通过对老泉离闽和扬元鼎在姑苏的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孝道和学术的重视。首联以老泉离开福建的往事引出扬元鼎,暗示两人之间的渊源。颔联写扬元鼎见到新来的同乡,仍不忘旧日的情谊,表现出他的深情厚谊。颈联赞美扬元鼎对祖先的敬仰和论文的眼光独到,显示出他的孝心与学识。尾联则感慨岁月流逝,扬元鼎已无需为科举考试所累,而沉浸于古书之中,享受真正的学问,而非追求虚名。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