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身苟得所,不乐将焉如
出处:《洮水》
明 · 黄佐
驱车至洮阳,山川互盘纡。
淮南征战后,衣冠满如墟。
好鸟鸣青林,交交如自娱。
问女游何所,戢翼方踟蹰。
湘沅自南北,人生无定居。
桑土阴以雨,何由能拮据。
随阳愧鸿雁,逐美怜駏驉。
托身苟得所,不乐将焉如。
淮南征战后,衣冠满如墟。
好鸟鸣青林,交交如自娱。
问女游何所,戢翼方踟蹰。
湘沅自南北,人生无定居。
桑土阴以雨,何由能拮据。
随阳愧鸿雁,逐美怜駏驉。
托身苟得所,不乐将焉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洮水》描绘了作者驱车经过洮阳时所见的景象。诗中通过山川盘曲、淮南战后的荒凉,展现出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民生凋敝。"淮南征战后,衣冠满如墟"一句,形象地刻画出战后的废墟和人们流离失所的境况。
接着,诗人借"好鸟鸣青林,交交如自娱"来反衬人世的哀伤,以鸟儿在林中自得其乐来对比人的困境。"问女游何所,戢翼方踟蹰"则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切,暗示她们也如同鸟儿般被迫迁徙,不知何处安身。
"湘沅自南北,人生无定居"揭示了人生的漂泊不定,暗示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桑土阴以雨,何由能拮据"进一步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即使在雨天,农事也无法顺利进行。
最后,诗人以"随阳愧鸿雁,逐美怜駏驉"表达自己的无奈与向往,希望能像鸿雁追逐阳光、駏驉追求美好一样,找到一个可以托身之处,表达了对安居乐业的深深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