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有休命,借问大将谁
出处:《王师至浙人情恟惧感而记之》
明 · 张宁
厥哉南闽贼,远冒明王师。
军声动白日,淮海相逶迤。
群县务驰逐,民庶日何疲。
兵车恣横决,帷箔不可支。
岂知阳春日,坚冰乃相随。
我闻行师要,爱须威克之。
马嘶不敢骄,况尔部下为。
天子有休命,借问大将谁。
军声动白日,淮海相逶迤。
群县务驰逐,民庶日何疲。
兵车恣横决,帷箔不可支。
岂知阳春日,坚冰乃相随。
我闻行师要,爱须威克之。
马嘶不敢骄,况尔部下为。
天子有休命,借问大将谁。
鉴赏
这首诗名为《王师至浙人情恟惧感而记之》,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诗中描绘了南闽地区叛乱者对朝廷军队的挑衅,以及战事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诗人通过“厥哉南闽贼”开篇,表达了对叛乱者的谴责,随后描述了军队行动的声势浩大,以及战事对地方行政和民众生活的冲击。
“群县务驰逐,民庶日何疲”,形象地展现了官府在战事中的忙碌与混乱,以及百姓因战争而日益疲惫的生活状态。接着,“兵车恣横决,帷箔不可支”进一步描绘了战事的残酷,强调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
“岂知阳春日,坚冰乃相随”一句,以自然界的对比,暗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即使在温暖的春天,也伴随着冰冷的死亡与痛苦。最后,诗人提出“我闻行师要,爱须威克之”的观点,强调了军事行动中应注重仁慈与纪律的重要性,并对军队提出了期望,希望他们能保持谦逊,不滥用权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及其对社会影响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与秩序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