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欣随所愿,岂复知其他
出处:《安乐窝示元德弟二首 其一》
宋 · 裘万顷
往时病僧寮,今为安乐窝。
昔病而今安,所得良已多。
百年直须臾,一丘且婆娑。
倦翼栖茂林,潜鳞渺重波。
方欣随所愿,岂复知其他。
朝来启南窗,群山郁嵯峨。
上有无心云,乘风远相过。
却观声利场,纷纷正横戈。
到头蛮与触,胜负能几何。
曷若休吾心,考槃依涧阿。
孟夏草木繁,雨馀气清和。
四壁环断碑,经史星宿罗。
幅巾据胡床,翛然自吟哦。
因之成此诗,要使儿童歌。
昔病而今安,所得良已多。
百年直须臾,一丘且婆娑。
倦翼栖茂林,潜鳞渺重波。
方欣随所愿,岂复知其他。
朝来启南窗,群山郁嵯峨。
上有无心云,乘风远相过。
却观声利场,纷纷正横戈。
到头蛮与触,胜负能几何。
曷若休吾心,考槃依涧阿。
孟夏草木繁,雨馀气清和。
四壁环断碑,经史星宿罗。
幅巾据胡床,翛然自吟哦。
因之成此诗,要使儿童歌。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现世安逸的享受。首句“往时病僧寮,今为安乐窝”回忆起昔日病中时光,如今的生活则如禅寺变成了舒适的居所。诗人感叹人生短暂,“百年直须臾”,而能在此享受宁静,“一丘且婆娑”,显得尤为珍贵。
接下来,诗人以倦鸟归林、游鱼潜渊的自然景象,寓言自己满足于简朴生活,“倦翼栖茂林,潜鳞渺重波”。他感到随心所欲,不再关心世俗纷争,“岂复知其他”,表达了超脱尘世的心境。
南窗初启,群山巍峨,白云悠然飘过,诗人对比世间的喧嚣,“声利场”上刀光剑影,认为胜负无常,不如回归内心的宁静,“曷若休吾心,考槃依涧阿”。孟夏时节,雨后空气清新,身处四壁环绕的古迹之中,诗人悠然自得,以“幅巾据胡床,翛然自吟哦”形象地刻画出这种闲适生活。
最后,诗人创作此诗的目的,是希望能让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这份简单快乐,体现了他对后代的期许和教育理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