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全文

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

出处:《望江上诸山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
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
我生少小客幽燕,太行恒岳思跻巅。
今来故乡览山水,江花江鸟相新鲜。
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
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
望气郁郁复苍苍,江岸巉岩江水长。
不信此中竟寂寞,百年人物成天荒。
君不见,鹅鼻湾前怒涛怒,天险金汤国恃固。
莫使千秋吊古人,徒向江头眺云树。

鉴赏

这首《望江上诸山》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夏孙桐所作,通过对江上群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开篇“一山崛起一山伏,三十三山都在目”,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群山起伏的壮丽景象,仿佛诗人站在高处,将三十三座山尽收眼底。接着,“春申之渊延陵碑,千古风流耀江簏”两句,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美丽巧妙结合,春申君的遗迹与延陵碑的传说在江边熠熠生辉,赋予了山水以人文色彩。

“我生少小客幽燕,太行恒岳思跻巅”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北方名山大川的向往之情,渴望攀登高峰,追求卓越。而“今来故乡览山水,江花江鸟相新鲜”则转而描写诗人回到故乡后,对家乡山水的新鲜感受,展现出一种回归与发现的喜悦。

“却恨沧桑经世乱,山水犹存风景换”一句,诗人感叹于世事的变迁,尽管山水依旧,但人事已非,风景也有所更替,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浮远亭空起暮烟,秦望峰青迷古观”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远处亭台升起暮烟,秦望峰顶云雾缭绕,古观隐没其中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望气郁郁复苍苍,江岸巉岩江水长”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江岸岩石陡峭,江水悠长,空气弥漫着一种深沉的气息。最后,“不信此中竟寂寞,百年人物成天荒”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和人物的怀念,即使时间流逝,这些故事和人物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痕迹。

结尾“君不见,鹅鼻湾前怒涛怒,天险金汤国恃固。莫使千秋吊古人,徒向江头眺云树”以鹅鼻湾前怒涛汹涌的景象作为收尾,不仅强调了自然力量的壮观,也暗示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固。同时,诗人提醒后人不要仅仅缅怀古人,而应面向未来,珍惜眼前的风景与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赞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寄予的希望,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