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心画无不长,笔力纵时书更好
宋 · 王十朋
云山老人国大老,历代遗编饫探讨。
馀事游神翰墨间,乘兴濡毫快挥扫。
严霜烈日如鲁公,抉石奔泉陋徐浩。
国朝君谟书第一,大字劣于行与草。
云山心画无不长,笔力纵时书更好。
我来求字盖求人,不为有官缘有道。
紫岩之铭云山笔,不欺室中双至宝。
玉箫峰下梅花溪,愿学云山归去早。
馀事游神翰墨间,乘兴濡毫快挥扫。
严霜烈日如鲁公,抉石奔泉陋徐浩。
国朝君谟书第一,大字劣于行与草。
云山心画无不长,笔力纵时书更好。
我来求字盖求人,不为有官缘有道。
紫岩之铭云山笔,不欺室中双至宝。
玉箫峰下梅花溪,愿学云山归去早。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题为《不欺室三字参政张公书也笔力劲健如端人正士俨然人望而敬之因成古诗八韵》。诗中赞美了云山老人的学问深广,对古代文献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在书法艺术上有所造诣。诗中以“云山老人”为引子,描绘其在书法领域的成就,将其比作鲁公、徐浩等书法大家,同时指出其在大字、行书和草书上的不同风格。
诗中提到云山老人的书法作品如同严霜烈日般坚定有力,又如抉石奔泉般流畅自然,展现了其书法技艺的高超。进一步赞扬其作品“国朝君谟书第一”,并指出其大字虽不及行书与草书,但整体风格独特,别具一格。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前来求字并非出于官职之便,而是出于对云山老人人格魅力及书法艺术的敬仰。诗中特别提到了云山老人为张公所书的“不欺室”三字,强调其笔力强劲,如同端庄正直之人,令人敬仰。诗人还希望能在玉箫峰下的梅花溪边,早日归隐,学习云山老人的风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云山老人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