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来作伴管城子,静炷沉水听号松
出处:《案上梅》
宋 · 李弥逊
横枝当案雪未融,夜窗印月影若空。
人怜太瘦不奈冷,自抱幽独无愁容。
春风杂花岂不好,一笑难与孤芳同。
宁来作伴管城子,静炷沉水听号松。
人怜太瘦不奈冷,自抱幽独无愁容。
春风杂花岂不好,一笑难与孤芳同。
宁来作伴管城子,静炷沉水听号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横枝:树枝横斜。案:书桌。
雪未融:积雪未化。
夜窗:夜晚的窗户。
月影若空:月光如空灵的影子。
人怜:人们怜惜。
太瘦:过于消瘦。
不奈冷:难以抵挡寒冷。
幽独:孤独。
春风:春风。
杂花:夹杂着各种花朵。
一笑:一个微笑。
孤芳:孤独的芬芳。
宁来:宁愿前来。
作伴:陪伴。
管城子:古代对文人的称呼,这里指写字的人。
静炷:静静点燃的香。
沉水:沉香木,一种名贵的香料。
号松:松林的呼啸声。
翻译
横枝上积雪还未融化,夜晚窗户映照月影仿佛一片空灵。人们怜惜你过于消瘦难以抵挡寒冷,独自抱守寂静没有忧愁的面容。
春风吹过夹杂着繁花,固然美好,但你的笑容难以与孤独的芬芳相配。
我宁愿陪伴你,做那管理墨水的文人,静静燃香倾听松林的呼啸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幽孤寂的意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孤独之情。
"横枝当案雪未融,夜窗印月影若空。" 这两句写出了室内的寒冷与静谧,梅枝横亘在案上,尚未融化的雪花映衬出窗外皎洁的月光和虚幻的树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人怜太瘦不奈冷,自抱幽独无愙容。" 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对寒冷环境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得其乐的孤独情怀,没有半点愁绪。
"春风杂花岂不好,一笑难与孤芳同。" 这里诗人的心境更加明显,他虽不否认春天的美好,但对于自己内心的那份孤洁,却无法与外界的繁华共鸣,只是一笑了之,保持着自己的独特。
"宁来作伴管城子,静炷沉水听号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他宁愿选择一个能够理解他心灵世界的伙伴,与之共同享受那份宁静,而不是随波逐流。"静炷沉水"和"听号松"更增添了一种禅意,似乎诗人已经达到了某种精神层面的顿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境,是一首颇具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