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垣墙深薜荔,平原台榭隐芙蓉
出处:《题螺川秋望图寄周思忠》
明 · 刘崧
水东之山千万重,西岸亦有云腾峰。
望中不尽伤秋兴,尘外永怀高世踪。
古寺垣墙深薜荔,平原台榭隐芙蓉。
何处还寻读书舍,时闻琴奏出云松。
望中不尽伤秋兴,尘外永怀高世踪。
古寺垣墙深薜荔,平原台榭隐芙蓉。
何处还寻读书舍,时闻琴奏出云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螺川秋望图寄周思忠》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与深远。首句“水东之山千万重,西岸亦有云腾峰”以壮阔的山水起笔,描绘了螺川两岸连绵起伏的山峦,云雾缭绕,气势磅礴。接着,“望中不尽伤秋兴,尘外永怀高世踪”表达了诗人远眺秋景时的感慨,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又寄托着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古寺垣墙深薜荔,平原台榭隐芙蓉”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致,古老的寺庙被薜荔覆盖,显得静谧而神秘,平原上的亭台楼阁则隐藏在芙蓉花丛中,增添了几分雅致和幽深。最后两句“何处还寻读书舍,时闻琴奏出云松”诗人想象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一处读书之地,不时能听到云松间传出的琴音,流露出对宁静书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周思忠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山水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