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堠烟山霭争明灭,戍笛秋声并惨嗟全文

堠烟山霭争明灭,戍笛秋声并惨嗟

出处:《石塘道中
明 · 唐顺之
高城落月雁飞斜,数亩沙田稻亦花。
路绕曲河十八度,人栖■石两三家。
堠烟山霭争明灭,戍笛秋声并惨嗟
闻道松亭遣探骑,时时愁被熟夷遮。

拼音版原文

gāochéngluòyuèyànfēixiéshùshātiándàohuā

ràoshírénwǎnshíliǎngsānjiā

hòuyānshānǎizhēngmíngmièshùqiūshēngbìngcǎnjiē

wéndàosōngtíngqiǎntànshíshíchóubèishúzh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石塘道中的景象。首句“高城落月雁飞斜”,写出了高耸城墙边,残阳西下,大雁斜掠而过的凄清画面。接着,“数亩沙田稻亦花”描绘了沙地农田里,稻谷已开始开花,呈现出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

“路绕曲河十八度”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过十八次河流,显示出道路的崎岖和漫长。而“人栖■石两三家”,则点染出稀疏的村落,人们居住在石头建造的小屋中,生活简朴宁静。

“堠烟山霭争明灭”通过烽火台的炊烟与山间的雾气交织,展现了傍晚时分的朦胧之美,而“戍笛秋声并惨嗟”则借戍楼笛声,传达出一种悲凉的秋意和戍卒的哀叹。

最后两句“闻道松亭遣探骑,时时愁被熟夷遮”,表达了诗人听说前方松亭有侦察骑兵,担心他们可能会遭遇敌人的阻挠,流露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塘道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忧患意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