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出处:《夏夜宿江驿》
唐 · 姚合
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
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小屋。清宵:宁静的夜晚。
兴自长:兴致浓厚。
北斗:指北斗七星,古人常用以指引方向。
叶落:树叶飘落。
横塘:横向的池塘或小湖。
渚闹:水中的陆地热闹,形容渔歌频繁。
角粽香:粽子的香味,端午节习俗之一。
南去棹:向南行驶的小船。
早晚:不知何时。
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潇湘一带。
翻译
竹屋建在江边,夜晚的兴致自然浓厚。深夜里,我望着北斗七星,落叶在池塘上映照着月光。
渔舟在热闹的水洲上唱歌,微风吹过,带着粽子的香气。
我却担心那向南驶去的小船,何时才能到达潇湘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宿泊江边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孤独的情境。
"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 开篇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竹屋作为诗人的暂居之所,位于江边,夜晚的宁静似乎拉长了时间,让人感到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情。
"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 夜色渐浓,星空中北斗的位置显示出夜的深沉,而竹叶的掉落映照在江水之上,形成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倒影,增添了画面的一丝动感。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渔家女子的歌声与自然界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悠扬的氛围,而风中的粽香则让人联想到端午节的习俗,这里不仅是味觉的享受,也是情感的寄托。
"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行踪和心境,虽有所牵挂,但仍旧要踏上南行之路,期待着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到达目的地——潇湘。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江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孤独和思念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