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
出处:《园中秋散诗》
南北朝 · 鲍照
负疾固无豫,晨衿怅已单。
气交蓬门疏,风数园草残。
荒墟半晚色,幽庭怜夕寒。
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
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
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
傥结弦上情,岂孤林下弹。
气交蓬门疏,风数园草残。
荒墟半晚色,幽庭怜夕寒。
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
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
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
傥结弦上情,岂孤林下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负疾:身患重病。固无豫:本来就没有预兆。
晨衿:清晨的衣襟。
怅已单:因忧伤而湿透。
气交:空气流通。
蓬门:破败的门。
疏:穿透。
风数:多次,频繁。
园草残:园中草木被破坏。
荒墟:荒废之地。
半晚色:傍晚的景色。
幽庭:幽静的庭院。
怜:增添。
夕寒:夜晚的寒冷。
悲月户清:为月光下清冷的门户感到悲哀。
复切:又深切。
夜虫酸:夜间虫鸣声中的酸楚感。
流枕:枕头旁边。
商声苦:商音(五音之一,常表悲凉)的凄苦。
骚杀:消磨。
年志阑:年岁的意志衰退。
临歌:面对歌声。
不知调:辨不清曲调。
发兴:引发的情感。
谁与欢:与谁共享欢乐。
傥结:倘若结合,寄托。
弦上情:琴弦上的情感。
岂孤:怎会孤独。
林下弹:在林下独自弹奏。
翻译
病重自然没有预兆,清晨衣襟已湿透悲伤。气流穿透破败的门缝,寒风屡次摧残着园中的草木。
傍晚时分荒芜的废墟映着落日余晖,幽静的庭院在夜晚来临前更添几分寒意。
既哀叹月光下门户的清冷,又深切感受到秋虫鸣声中的酸楚。
枕头边流淌的是商音的凄苦,消磨了我年岁的意志。
面对歌声却辨不清曲调,引发的情怀又有谁能共享欢乐。
倘若能将心绪寄托于琴弦之上,又怎会孤独地在林下独自弹奏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疾病和孤独中的哀愁之情。"负疾固无豫,晨衿怅已单"一句,写出了诗人因病痛苦,没有预见未来,只能在清晨时分感到孤单的凄凉。"气交蓬门疏,风数园草残"则是说到了秋天,空气清冷,风吹过庭院里的草木,都显得稀疏而零乱。
"荒墟半晚色,幽庭怜夕寒"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废墟景象和幽静庭院里对傍晚寒意的怜悯。接着"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则是说诗人看着明净如水的月光,再听着夜间虫鸣声,不禁感到更加悲哀。
"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表达了诗人在长夜中因思念远方亲人而痛苦,以及对逝去时光和未达成愿望的感慨。"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则是说到了诗人即使面对音乐,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合拍,而且这种兴奋又能与谁分享。
最后"傥结弦上情,岂孤林下弹"写出了诗人在无尽的思绪中把感情寄托于琴弦上的举动,以及在寂静的林间弹奏琴曲的孤独感受。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悲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