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昔年记淮邦,茅庐蔚秋草全文

昔年记淮邦,茅庐蔚秋草

宋 · 周紫芝
昔年记淮邦,茅庐蔚秋草
两耳无晨昏,秋蚊困飞绕。
利吻极惨伤,群飞固轻矫。
悬知孀女祠,未可较多少。
至今梦中雷,客枕疑已晓。
那知三家村,复此终夕挠。
青烟郁蒿艾,横空益奔扰。
手倦劳扑缘,眼病恶薰燎。
谁言天宇大,微物吝除剿。
何必养嘉羞,便可付丹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被秋蚊困扰,难以入眠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蚊的猖獗与烦扰,以及诗人内心的烦躁与无奈。

首句“昔年记淮邦,茅庐蔚秋草”描绘了往昔淮地的景象,茅屋掩映在茂盛的秋草之中,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接下来,“两耳无晨昏,秋蚊困飞绕”直接点明了主题,秋蚊在耳边飞舞,让诗人无法安眠,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都受到蚊虫的侵扰。

“利吻极惨伤,群飞固轻矫”形象地描绘了秋蚊的特性——它们拥有锐利的口器,能够造成伤害,且成群结队,行动迅速。接着,“悬知孀女祠,未可较多少”则以一个假设的场景,暗示了蚊虫不分男女老幼,对所有生命都构成威胁。

“至今梦中雷,客枕疑已晓”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梦中也难以逃脱蚊虫的骚扰,仿佛连梦境都被打破。而“那知三家村,复此终夕挠”则进一步强调了蚊虫的无孔不入,无论身处何处都无法逃避。

“青烟郁蒿艾,横空益奔扰”描述了诗人试图用蒿艾驱蚊,但蚊虫依旧四处乱窜,扰人心绪。“手倦劳扑缘,眼病恶薰燎”则写出了诗人为了驱蚊而不断扑打,甚至因熏燎而感到眼睛不适,表现了对抗蚊虫的艰辛。

最后,“谁言天宇大,微物吝除剿”表达了诗人对蚊虫虽小却难以彻底清除的无奈和感慨。“何必养嘉羞,便可付丹鸟”则是诗人对解决蚊虫问题的一种设想,希望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秋蚊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