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外捐尘虑,闲中见物情
出处:《清景堂》
宋 · 文同
公外捐尘虑,闲中见物情。
蕉花红炬密,竹节粉环轻。
燕泊帘钩语,蜂寻笔架鸣。
静能知此趣,吃吃笑劳生。
蕉花红炬密,竹节粉环轻。
燕泊帘钩语,蜂寻笔架鸣。
静能知此趣,吃吃笑劳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公:公务。外:之外。
捐:抛弃。
尘虑:世俗忧虑。
闲中:闲暇时光。
物情:自然之理,世间之情。
蕉花:芭蕉花。
红炬:红色火炬状的花朵。
密:密集。
竹节:竹子的节段。
粉环:比喻竹节白皙的部分。
轻:轻盈。
燕泊:燕子栖息。
帘钩:挂帘的钩子。
语:低语。
蜂寻:蜜蜂寻找。
笔架:放置毛笔的架子。
鸣:发出声音。
静:宁静。
知:领悟。
此趣:这种乐趣。
吃吃笑:轻笑。
劳生:忙碌的生活。
翻译
在公务之外抛开忧虑,闲暇时品味万物之情。繁密如火炬的芭蕉花,轻盈如粉环的竹节。
燕子停在帘钩上低语,蜜蜂在笔架旁嗡鸣。
在这宁静中领悟乐趣,轻轻嘲笑忙碌的人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画面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公外捐尘虑,闲中见物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烦恼,在安逸的环境中观察万物之情,显示出一种超脱与淡泊。"蕉花红炬密,竹节粉环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发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细致入微的情感观察力。
接下来的"燕泊帘钩语,蜂寻笔架鸣"则是通过燕子停歇在窗棂上的情状和蜜蜂围绕着笔架的动态,展示了家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活跃。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也体现了他对生活中小事的珍视。
"静能知此趣,吃吃笑劳生"表达了诗人在平和宁静的状态下领悟到了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这里的"吃吃"是诗人的微笑声,表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而"劳生"则是对世间繁杂劳苦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家居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意趣,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独到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