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时相夺,微吟只自哦
出处:《同才仲入山有怀奇仲》
宋 · 刘子翚
客至那容懒,牵筇入翠萝。
山光知雨过,野色见秋多。
妙语时相夺,微吟只自哦。
吹埙来独晚,此日恨如何。
山光知雨过,野色见秋多。
妙语时相夺,微吟只自哦。
吹埙来独晚,此日恨如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至:客人来访。那容:怎能容许。
懒:偷懒。
筇:竹杖。
翠萝:青翠的藤萝。
山光:山色。
知:透露。
雨过:刚下过雨。
野色:野外景色。
秋多:浓厚的秋意。
妙语:巧妙的话语。
相夺:令人惊叹。
微吟:低声吟咏。
哦:发出哦声。
吹埙:吹奏陶埙。
独晚:独自到深夜。
此日:今日。
恨:遗憾。
如何:怎样,如何。
翻译
客人来访不容我偷懒,手持竹杖步入青翠藤萝丛。山色透露着刚下过的雨,野外景色显露出浓厚的秋意。
妙语连珠时常让我惊叹,低声吟咏只有自己能懂。
独自吹奏陶埙直到夜晚,今日遗憾之情难以言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到访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意境。
“客至那容懒,牵筇入翠萝。”此句设置了整个场景,客人的到来带有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态度,他们牵着马(筇)缓缓进入茂密的竹林之中。"山光知雨过,野色见秋多"则透露出自然界的变化,山谷中的光线似乎预示了雨后晴朗,而田野里的颜色则显出了秋天的丰收与成熟。
“妙语时相夺,微吟只自哦。”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客人的对话如同妙不可言的佳句彼此辉映,但更多的时候是低声细语,只是在心中默念,不愿与他人分享。这种独自的低吟也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吹埙来独晚,此日恨如何。”埙是一种古代乐器,诗人在这安静的傍晚时分,独自吹奏着埙,发出悠扬的声音。这种行为似乎是为了抒发心中的不满或忧愁,而"此日恨如何"则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他对这一天的经历和感受充满了无尽的哀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与内心活动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徜徉于自然之中的高洁情操,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事态的无奈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