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班上应愁看,鸿雁行中少一人
出处:《沈侍御汝材按秦至耀州而卒为四绝挽之》
明 · 王世贞
抗手輶轩西入秦,蓝田玉折竟成尘。
蛾眉班上应愁看,鸿雁行中少一人。
蛾眉班上应愁看,鸿雁行中少一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沈侍御汝材所作的挽诗,通过哀悼之情,表达了对友人逝世的深切悲痛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谊。
首句“抗手輶轩西入秦”,描绘了沈侍御前往秦地的情景,使用“抗手”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沈侍御的高傲姿态和不凡气度,同时“輶轩”作为出行工具,暗示了其官职身份。这一句不仅交代了事件背景,也暗含了对沈侍御才华与地位的肯定。
次句“蓝田玉折竟成尘”,以“蓝田玉折”比喻沈侍御的去世,将美好事物的破碎与消失,与沈侍御的生命终结相联系,表达了对逝者不幸离世的惋惜之情。“竟成尘”三字,生动地描绘出生命的消逝,如同珍贵的玉石最终化为尘埃,令人感伤。
第三句“蛾眉班上应愁看”,借用了古代宫廷中的“蛾眉班”来指代沈侍御在官场的地位或身份,暗示他在官场上的影响力和受人尊敬的程度。此句通过想象沈侍御在官场上的形象,表达了对其在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这样一位重要人物的哀痛之情。
最后一句“鸿雁行中少一人”,以“鸿雁行”象征官场或社会群体中的行列,强调了沈侍御在其中的重要性。通过指出“少一人”的情况,直接表达了社会因沈侍御的离去而产生的空缺感,以及对他的不可替代性的深刻认识。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沈侍御在社会关系网中独特位置的感慨,以及对他离去后留下的巨大空缺的强烈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深情地表达了对沈侍御逝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生前贡献和影响力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