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全文

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

出处:《田制
宋 · 方岳
井田变阡陌,万世以罪秦。
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
汉名反秦火,当与三代邻。
今年田欲方,明年田欲均。
宁知古井田,不为赋税湮。
百亩官所予,无甚富与贫。
所为经界者,要使风俗淳。
岂为横江网,竭不遗一鳞。
乃知三代时,官与民为春。
秦民自生生,官不与笑颦。
孰云汉田制,顾不如秦仁。
秦姑寘勿问,汉已掎摭狺。
谁其起邹叟,重与毕战陈。

拼音版原文

jǐngtiánbiànqiānwànshìzuìqín

shāngjūnxìnguòmínmín

hànmíngfǎnqínhuǒdāngsāndàilín

jīnniántiánfāngmíngniántiánjūn

níngzhījǐngtiánwèishuìyān

bǎiguānsuǒshènpín

suǒwèijīngjièzhěyào便biànfēngchún

wèihéngjiāngwǎngjiélín

nǎizhīsāndàishíguānmínwèichūn

qínmínshēngshēngguānxiàopín

shúyúnhàntiánzhìqínrén

qínzhìwènhànzhíyín

shuízōusǒuzhòngzhànchén

注释

井田:古代的土地制度。
阡陌:田间小路,这里指土地划分。
罪秦:责怪秦朝的改革。
商君:指商鞅。
苛刻:过于严厉。
民自民:百姓自己管理自己。
三代:夏、商、周三代。
田欲方:要求田地形状规则。
赋税:政府收取的税费。
经界:田地的边界和划分。
风俗淳:社会风气淳朴。
横江网:比喻大规模的搜刮。
官与民为春:官民关系和谐如春天。
邹叟:指邹衍,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毕战陈:全面决战的阵势。

翻译

井田制度被改变,万代都归咎于秦国。
商鞅推行严苛法,百姓只是自己做主。
汉朝名字虽反秦,却接近三代的治国理念。
今年田地要划方,明年又要求均等。
哪有人会知道,古井田的好处,不会因赋税而消失。
百亩田地官家给,贫富差距不再大。
制定经界的目的,是为了风俗淳朴。
怎能像横江捕鱼,一网打尽不留鱼。
这才明白,三代之时,官民和谐如春。
秦民自力更生,官府不强加喜怒。
谁说汉朝田制差,其实比秦更仁慈。
暂且放下秦的争议,汉朝已开始争论。
谁能像邹衍老翁,再次提出全面对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田制》。诗中通过对比古今土地制度,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诗人首先指出了秦朝以来的土地政策变化,井田制的更迭导致了民众的苦难,并批评商鞅变法过于苛刻。接着,诗人提到汉代的火制,也就是焚毁秦朝的法律文书,以此来反抗秦朝的暴政。

在下片,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田制的向往,即每年农田都能得到均衡的分配,不因赋税而导致贫富不均。官府所授予的百亩土地,也不会造成极端的富有与贫穷。诗人的目的是维护风俗的纯厚,避免横行霸道的做法。

最后,诗人借古代三代时期官民和谐相处的情景,来反衬秦朝官民之间的矛盾,认为汉代的田制不如秦朝的仁政。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土地制度,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以及对于历史教训的深刻体会。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丰富,思想深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理念。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