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官尚难为,热官何可求
出处:《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其六》
宋末元初 · 方回
不谓予坦率,即谓予缪悠。
冷官尚难为,热官何可求。
寂寂雀罗门,无复车前驺。
但恐严光足,终胜张禹头。
客来且一觞,十觞未遽休。
冷官尚难为,热官何可求。
寂寂雀罗门,无复车前驺。
但恐严光足,终胜张禹头。
客来且一觞,十觞未遽休。
注释
不谓:不是说。坦率:坦诚。
缪悠:错乱。
冷官:冷清的官职。
热官:炙手可热的官职。
寂寂:寂静无声。
雀罗门:比喻门庭冷落。
车前驺:门前的侍从。
但恐:只担心。
严光:东汉隐士,拒绝做官。
足:足够,满足。
张禹:东汉名臣,位高权重。
客来:客人来访。
一觞:一杯酒。
遽休:立即停止。
翻译
他们不说我坦诚,反而说我错乱。即使是冷清的官职都难以承受,更别提炙手可热的了。
寂静如雀罗之门,门前不再有车马簇拥。
只愿我能像严光那样淡泊,胜过张禹那般的权势。
客人来了暂且共饮一杯,即使喝上十杯也不停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到元朝初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其六)》。诗中流露出诗人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不谓予坦率, 即谓予缪悠。冷官尚难为,热官何可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待遇到的不同态度,不被理解时则淡然处之,对于世事的冷漠和热情都持有审视的眼光。
"寂寂雀罗门,无复车前驺。" 这里描绘出一个安静无人的庭院景象,没有了往日门前车马喧哗的景况,反映出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孤独。
"但恐严光足,终胜张禹头。客来且一觞,十觞未遽休。" 这两句则是对朋友到来的热情款待,尽管自己可能身处困境,但仍然愿意与友人共饮,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对酒宴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以及他对待朋友热情而不失庄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