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
出处:《和韩子华桂花》
宋 · 梅尧臣
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
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
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
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
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韩子华桂花》,通过对桂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平凡事物价值的认识。首句“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寓意桂花虽常见,但不应因其普通而忽视其美,如同月亮中的桂花并非只有天上才有。接下来的“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进一步比喻,暗示世间美好事物可能隐藏在寻常之处,有待发现。
“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描绘了桂花盛开的场景,即使在空旷的山中,其色彩鲜艳,引人注目。然而,“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则揭示了诗人的感慨,樵夫砍柴时并未意识到桂花的价值,将其当作薪柴烧掉,实为可惜。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赞美了桂花之美,也提醒人们珍视生活中的小事物,不要因为常见而忽视其内在的珍贵。梅尧臣通过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