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晚乃识斯人,心肃而气和全文

晚乃识斯人,心肃而气和

出处:《用前韵答李提干
宋 · 王炎
交游不厌广,益友未必多。
晚乃识斯人,心肃而气和
薄言臭味同,屡枉高轩过。
手携绿绮琴,弦以白雪歌。
别易会合难,预愁隔关河。
老我无所营,岂复忧蹉跎。
才高位犹下,君意将如何。
有玉不愿献,谁能涕滂沱。
自可荐藻藉,政须工琢磨。
何以赠君行,圣门睎四科。

拼音版原文

jiāoyóuyàn广guǎngyǒuwèiduō

wǎnnǎishírénxīnér

báoyánchòuwèitóngwǎnggāoxuānguò

shǒuxié绿qínxiánbáixuě

biéhuìnánchóuguān

lǎosuǒyíngyōucuōtuó

cáigāowèiyóuxiàjūnjiāng

yǒuyuànxiànshuínéngpāngtuó

jiànzǎojièzhènggōngzhuó

zèngjūnxíngshèngmén

注释

交游:交往。
广:众多。
益友:有益的朋友。
未必:不一定。
斯人:这个人。
心肃:内心恭敬。
气和:态度和蔼。
薄言:浅谈。
臭味同:志趣相投。
高轩:高贵的车马。
绿绮琴:古代名琴。
白雪歌:高雅的曲子。
别易会合难:离别容易重逢难。
隔关河:分隔两地。
老我:年老的我。
蹉跎:虚度光阴。
君意:你的想法。
如何:怎么样。
献:献出。
涕滂沱:泪流满面。
荐藻藉:自我推荐。
工琢磨:精心雕琢。
圣门:圣贤之门。
四科:儒学的四个方面(仁、义、礼、智)。

翻译

交友不应嫌多,真正的朋友不一定很多。
晚年才遇到此人,心中恭敬而态度和蔼。
我们气味相投,你常屈尊来访。
手握绿绮琴,弹奏着洁白如雪的曲子。
离别容易重逢难,我已预料到可能要与你分隔两地。
年老无追求,哪里还会忧虑岁月蹉跎。
虽然才华出众,地位却不高,不知你会怎么想。
我虽有美玉,却不轻易献出,谁又能使我泪流满面。
但我可以推荐自己,关键在于不断磨砺提升。
能赠给你的,唯有对圣贤学问的追求,如同期望得到四科的全面修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炎的作品,题为《用前韵答李提干》。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感慨。

首句“交游不厌广,益友未必多”说明了作者对于朋友交往持有一种理性态度,不追求数量上的广泛,但重视质量。接着,“晚乃识斯人,心肃而气和”表达了对某位深具内涵之人的理解与尊敬。

“薄言臭味同,屡枉高轩过”可能是指作者对于那些表面上甜言蜜语,但实则无实质内容的交流感到不屑一顾。紧接着,“手携绿绮琴,弦以白雪歌”则描绘了一种清净脱俗的艺术享受,或许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别易会合难,预愁隔关河”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忧虑,因为重逢不易。随后,“老我无所营,岂复忧蹉跎”则是作者对于年岁渐长后的淡定心态,不再为世俗烦恼所困。

“才高位犹下,君意将如何”这一句,则流露出一种对自身才华得不到充分展现的无奈,同时也在询问友人对于这种境遇的看法。紧接着,“有玉不愿献,谁能涕滂沱”则是表达了即便手中持有珍贵之物,也不愿轻易示人。

最后,“自可荐藻藉,政须工琢磨。何以赠君行,圣门睎四科”可能是在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治理国家时需要谨慎和精细的态度,同时也许是对友人即将踏上的仕途给予祝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作者与李提干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对于朋友、才华、政治理想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