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出处:《赠唐祖二子》
唐 · 王翰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
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
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
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鸿飞:大雁飞翔。枉渚:弯曲的水洲。
鹿鸣:鹿的叫声,常象征思乡之情。
故群:旧日的伙伴。
物情:世间万物的情感。
劳爱:需要关爱。
况乃:何况。
予别君:我与你离别。
花始发:花朵开始开放。
兰再薰:兰花再次散发香气。
瑶觞:美玉制成的酒杯。
滋:沾满。
宝瑟:装饰华美的琴瑟。
凝凉氛:凝聚着凉爽的气氛。
裴徊:徘徊不前。
北林月:北林的月亮。
怅望:惆怅地眺望。
南山云:南山的云彩。
云月渺千里:云和月相隔遥远。
音徽:音信, 消息。
不可闻:听不到。
翻译
大雁飞翔遵循弯曲的水洲,鹿儿鸣叫思念旧日的伙伴。世间万物都有情感需要关爱,何况我与你离别呢。
离别的时候春花刚开始绽放,分别后兰香再次飘散。
美酒上沾满了白露,琴瑟中凝聚着凉爽的气氛。
我在北林徘徊,望着南山的云彩。
云和月相隔千里,你的消息我再也听不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首句“鸿飞遵枉渚”以大雁的飞行比喻友人远去,次句“鹿鸣思故群”则借鹿鸣声表达思念旧日同游之情。第三、四句“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表明自然界的生物都还在不舍地保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情感,更何况是人与人的离别,在分别之际,花开蘭盛,令人更加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通过对琉璃酒杯中清凉露水和精美瑟琴上凝结的凉气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冷清与寂寞。最后四句“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仰望北方森林中的明月时,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怀念,但因为距离遥远,连月光与琴声都无法传递,这种思念之情更显得无边无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借助象征性的物象,抒发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意。